编者按:平凡铸就伟大,榜样就在身边。为进一步鼓舞干部职工以榜样为标杆,以“响铃交卷”的紧迫感冲刺“全年胜”,集团微信公众号开辟“身边榜样”专栏,激发奋进力量,弘扬榜样精神,凝心聚力交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做示范的环保答卷。今天分享的榜样人物是省环保集团产业公司汪旭。
汪旭,现任江苏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中共党员,现年58岁。作为深耕环保行业近30年的党员同志,汪旭一直致力于探索涉水环境基础设施的科学解决方案,用真情守护美丽江苏,用执着织就生态画卷。
实干担当,他用创新开新局
自加入省环保集团产业公司以来,汪旭带领团队聚焦“市政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业园区废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线发力。市政水环境和工业园区废水治理方面,通过商务模式、技术方案、组织管理等创新,实施的江都水环境整治项目入选世界运河城市论坛生态修复典型案例,渭塘镇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被评为小流域幸福河湖示范点;投资建设的洋口港污水处理厂成为江苏省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改革示范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带领团队主动扛起治污先锋主责,结合政策要求、地域特色等,从设计-施工-制造-运营全过程优化,实现了商务模式、建设管理模式、运行管理模式的多维提升,以及建设和运维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监管。因地制宜探索出农污治理“锡山模式”,目前已完成了767个自然村的建设改造,服务31643户村民,成为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江苏样板”。项目成效受到生态环境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生态环境部在项目所在地召开培训班,组织全国27个厅局长现场观摩,向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系统推广,2023年接待全国各级政府及业内企业学习交流30余次。
▲锡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
▲江都水环境整治项目
汪旭同志没有因为“锡山模式”的成功而停下创新思考的步伐,带领全体员工认真研判市场开发形势,聚焦重点区域提前谋划,积极推动以丹阳水环境项目为代表的城市建成区雨污分流项目,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路径;将丹阳经验成功推广至海陵、邳州、建湖和惠山等地,助力市场项目开发。用好环基贷政银对接会成果,积极探索以昆山工业污水厂项目为代表的“自建自营+投建运一体化”模式,持续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贡献新思路新智慧。
▲渭塘镇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
▲洋口港污水处理厂
奋力攻坚,他用真心谋突破
汪旭初到产业公司时,公司年营收仅6182.57万元,利润不足700万元,规模不到百人,处于盈亏边缘。在集团党委领导下,汪旭同志凭借“当前困难是暂时的,发展是必然的”坚定信念,靠着“天不帮忙,人更努力”的拼劲闯劲,科学编制公司“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拟定公司“五年三步走”发展战略,一方面创新商务模式,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提升项目落地能力,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引进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提升项目执行力和风险管控力,推动生产经营不断提质增效。公司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两年实现翻番,并保持高位运行,2023年公司营收和利润分别较2020年增长670.4%、1087.2%,实现了高质量跨越式增长。
科技创新,他用决心谋发展
汪旭同志注重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关于新质生产力、美丽新江苏和工作方法论的思考》为题多次为集团员工授课,《关于新质生产力解读与工作方法论的解析思考》被学习强国、交汇点新闻、江苏环境等主流媒体刊载。聚焦主业,强化服务投资建设运营全产业链支撑,投资建设启德农污装备研发制造基地,补齐环境基础设施装备制造板块;投资技术研发中心,成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批“南京市环境功能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应用,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打造新的利润增长极。坚持科研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研发高端生物菌剂谱系产品,包括COD降解、脱氮、除磷、抑制藻类的特效功能菌剂,提升项目运营质量;研发含氟废水优化处理工艺,为公司重大项目市场业务拓展提供有力支撑。
汪旭同志先后荣获安徽省劳动模范、马鞍山市优秀共产党员、马鞍山市十大勤政廉政优秀领导干部等荣誉,三次荣获马鞍山市科技创新特别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连续两年获得省环保集团突出贡献奖。在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培训班上分享整县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锡山模式”经验;代表集团在全省“政银协同 强基筑绿”助力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专场对接会上作交流。他带领团队创新创造、攻坚克难的相关事迹被人民网、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