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集团干部职工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凝心聚力、履职尽责、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充分调动集团各子公司(部门)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经集团党委研究决定,对一批先进集体及个人予以表彰。现对集团“优秀创新奖”进行集中展示,希望广大干部职工要以先进为榜样,勇于创新、奋力拼搏,为集团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国企改革推进:监测监控公司
深化改革是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难题的“金钥匙”,高质量发展是检验改革成效的“试金石”。2021年,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监控有限公司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超额完成年度考核任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聚焦强化主业,完成思必得公司清算注销,实施5家公司内部资产整合。强化仪器自主品牌创建,完成8套大气监测和VOCs采样罐设备商标注册,获得3项发明专利,实现仪器自主品牌零的突破。抓实三项制度改革,重塑干部队伍,激发发展新活力,开展公开竞聘,打造人才梯队,实施淘汰机制,全面落实“能上能下”改革精神,打破“只竞职不降职”的惯例,取得经得起检验的改革成果。
国企改革推进:工程技术公司
2021年,工程技术公司顺利入选省国资委全面参照“科改示范企业”做法实施综合改革企业名单。公司迅速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建立国企改革和科改示范协同推进机制,研究制定改革任务106项、科改示范任务80项。目前,国企改革任务已完成102项,完成率96%,科改示范任务已完成73项,完成率91%。双双达成年度目标。
完成了公司董事会组建、实现“外大于内”、推进“三项机制”等改革重点任务,进一步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以投资带动布局优化,与泰州姜堰经开集团合资设立泰州公司,与江苏金山集团合资设立江苏环工太湖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加强省地联动,进一步优化市场体系。组建工程项目管理中心、低碳技术研究所、海洋所、工程项目投资研究所等部门,强化EPC总包项目管理,布局新兴业务,公司管理、业务组织架构持续优化。获批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含建筑、市政、环保3项总承包叁级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通过ISO系列认证,成功当选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单位、省冶金行业协会及能源环保分会常务理事,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显著增强。
市场开拓:环资公司高校实验室危废收运处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为贯彻落实省生态环境厅、省教育厅、省科学技术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危险废物管理工作通知》要求,响应省委省政府“应收尽收、规范处置”要求,省环资公司从实际出发,发挥平台优势,履行政治担当,整合优质资源,开展高校实验室危废规范化管理宣传培训,开发高校实验室危废智能收运平台,深入研究高校实验室危废一体化服务标准指南,逐步构建高校实验室危废收运处一体化服务体系。截至2021年底,省环资公司已占全省高校实验室危废产量70%的市场份额,完成《高校实验室危险废物收运服务标准操作程序》编制,形成“全程服务一体化、源头处置标准化、日产日清常态化、市场价格合理化”四化标准,公司“高校实验室危险废物收运处一体化服务项目”获选E20环境平台“危废处理推荐案例”,切实解决小量产废企业危险废物处置难、成本高的问题,有效防范社会环境风险,得到省领导充分肯定和社会高度关注。
市场开拓:产业公司江苏如东洋口港5万吨/天污水处理厂改(扩)建项目一期工程
洋口港污水处理厂改(扩)建项目总规模5万吨/天,其中一期建设规模1.25万吨/天,共服务开发区企业15家,并接纳开发区及长沙镇内生活污水。本项目作为开发区的重要市政基础设施之一,对于改善开发区投资环境,为开发区远期发展提供了环境保证。同时,对提升开发区形象、提高环境效益、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治理开发区的水污染问题,起到了 举足轻重的作用。
该项目作为集团成立以来投资建设运营的首个大型工业污水处理工程,在项目建设伊始,以汪旭、刘彬带领的商务团队就确定以投资带动建设并获取建设期利润的商务路径。之后,公司各部门通力合作,紧扣投资带动建设主线,牢牢抓住可研、初设这个龙头,通过与园区政府多次艰苦谈判,确定了较为理想的项目投资总额,并推动兄弟公司以PC总承包模式承揽工程,成功获得建设期收益,为集团投资、建设、运营工业园区废水处理项目积累了宝贵经验。
科技创新:工程技术公司太湖藻泥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
太湖藻泥处理利用一直是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难点和痛点,项目针对当前藻泥干化焚烧成本高、碳排放量大、产品价值低等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藻泥高值化、高品质资源化新途径,紧贴“双碳”战略科技需求,是落实国家《环太湖地区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示范区建设方案》的重要举措。项目以藻泥、环太湖城乡有机废弃物为研究对象,研发高效、移动式蓝 藻打捞、蓝藻深度脱水和新型太阳能藻泥干化技术,开发藻泥资源化利用制备炭基肥及高值化利用制备可降解生物塑料基工艺,制备营养土、藻粉、生物炭、生物炭基有机肥料、可生物降解塑料等产品,实现产品的标准化、多样化、高值化,建设处理300吨/天藻泥(含水率90%)的科技示范工程,开展技术经济评估,编制藻泥综合利用技术规范。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工艺、整装成套化技术与产品装备,为太湖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为集团布局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产业链提供坚实的技术和市场应用基础,为我省乃至全国湖泊治理提供重要技术支持和重大科技示范。
科技创新:监测监控公司基于多维感知的天地协同生态环境智慧化监测监控服务项目
“基于多维感知的天地协同生态环境智慧化监测监控服务项目”切实发挥卫星及无人机“智慧大脑”作用,构建省级最强生态环境无人机“天团”,率先研发“三维建模+特殊航线”提高带状河作业效率、“深度学习+专家解译”提高解译效率的“双提高”无人机排污口排查新技术模式,解译疑似排污口30000余个,编制监测专报、质控报告200余份,为全省流域水污染治理奠定坚实基础;通过高清卫星影像编程服务,实现卫星随时调度、影像按需获取,自主研发多种环境要素监测算法模型,每日开展江苏省近海海域水质卫星遥感预警监测、秸秆焚烧火点遥感监测,每月开展扬尘源遥感监测,高频次开展水质溯源,编制监测专报300余期,发现热点区域百余个。
“多维感知、天地协同”推动生态环境监测监控能力从“人海战术”向“智慧战术”转变,为江苏省生态环境管理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与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