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党的建设 > 党建活动

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党委:办好用活“四个课堂”打造学习型党组织

发布日期:2023-02-24 19:45    来源: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字体:[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党委牢牢把握“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企战略相结合,精心打造党员信赖、群众满意的“四个课堂”,真正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学习型、服务型、和谐型”企业建设的强大动力。

  突出党性锻炼“理论课堂”筑牢思想根基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通用好中心组理论学习、支部政治学习、“三会一课”以及集团“网上大学”等平台,构建出“党委领学、支部促学、党员共学”的联动学习模式。聚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党委委员支部行”“建功新时代大讨论”主题党日、“新征程上”演讲比赛以及支部结对互学等活动,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深化“绿水青山•青年学习社”和“日读一文、周看一刊、月读一书”特色活动,组织支部党员诵读红色经典、铭记百年党史,在重温生态环保工作的发展历程中感悟使命担当、争当环保卫士。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开展“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宣贯、企业文化大讨论、“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等活动,把科学理论武装所激发的精神动力和企业文化所沉淀的软实力,汇聚成促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合力。  

  突出战略牵引“科创课堂”燃动创新引擎


 

  把科技创新摆在战略位置抓牢抓实,充分运用党建思维,发挥党建优势,用党建串联产业链、供应链,融入科技前沿推动发展。与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等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结对共建,邀请权威专家“点对点”送技术,“面对面”讲理论,借力行业头部科技力量赋能主业发展。加速打造关键技术团队,培育2支PI团队,筹建5支前沿技术攻关团队。2022年,公司新申请专利50项,新增授权专利68项,授权软著19项;“多尺度大气物理过程对我国臭氧污染影响研究与应用”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化工园区土壤地下水环境监管预警与智慧决策平台”和“江西抚州市东升工业园区2万t/d污水处理厂提标工程”两项创新成果入选国家名录;成功获批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入选江苏省研发型企业培育名单。 

  突出融合互促“业务课堂”锻造发展尖兵


 

  聚焦主责主业,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党委统领、支部牵头、全员参与,把岗位培训抓在经常,融在日常,着力打造一支党性修养高、专业素质好、技术能力强的优质人才队伍。深入实施“导师制”,选取业绩优、作风佳的党员骨干发挥“技术+作风”的双引领作用,针对新员工切入工作难、标准把握难、短板突破难的问题“对症下药”,技术总工及各专业负责人“以老带新”,帮助新员工快速融入业务。持续深入开展“青年党员学堂”,建立“人人讲学”制度,普通党员走上讲台,结合最热门的行业动态、最新的政策文件和当前的技术难点开讲,以讲代学、互讲互学点燃学习热情。2022年,培养“333”高层次人才3人、省产业教授2人、省“双创”博士1人,获评高级职称20余人;1名博士入选江苏省“双创博士”培养计划和建邺区“企业专家工作室”项目,1名博士获得南京市归国留学人员项目资金支持。 

  突出多元互动“实践课堂”彰显国企担当


 

  积极践行社会责任,联动各方力量,将锤炼党性的课堂搬到重大项目、乡村振兴以及环境公益活动的现场,用实际行动诠释国企责任与担当。联合省、市生态环境部门,开展“关注生态环境与健康,共建美丽家园”公益宣传,提升居民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和生态环境法治意识。组织开展“拔除一支黄花,保护生物多样性”、长江环保志愿者等活动,参与杜克大学组织举办的秋季DKU鸟撞项目,改善鸟类生活环境,共同守护多样生物的美好家园。定期组织党员深入结对帮扶村、园区、企业等一线,开展调研学习和环保政策宣贯,引导社会各界共建、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推动“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落实落细,开展慈善一日捐、沭阳困难学生结对帮扶、消费扶贫等活动。2022年,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凌虹获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先进个人,省第十五批科技镇长团东海团长包健、淮安驻村“第一书记”牛川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动乡村振兴,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出新时代党员的初心与担当。 

收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