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子公司动态

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丨江苏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绘就“人水和谐”生态画卷

发布日期:2023-09-08 21:34    来源:江苏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字体:[ ]

  江苏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省环保集团水务板块核心子企业,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聚焦市政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大主营业务开展投资建设运营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牢记嘱托秉承使命坚决扛起治水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环境治理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产业公司深根水务多年,始终以守水有责、管水担责、护水尽责的政治自觉奋力扛起治水护水的担当使命。 

  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领域,公司紧紧围绕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重点任务,持续在农污治理投建运管创新上下功夫,让治理难点变成亮点,为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贡献了国企力量,展现了国企担当。锡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总投资近12亿元,共覆盖502个自然村,新建站点78个,配套污水管网约866公里,日处理生活污水9050余吨,惠及农户23174户,解决9万余农村居民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邳州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共计覆盖97个行政村,覆盖站点106个,配套污水管网约238.56公里,日处理水量达5840吨;如东县农村水环境治理项目共覆盖189个行政村,覆盖站点1700个,配套污水管网1624公里,惠及农户72858户,解决近26万名农村居民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 

  在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域,公司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持续解决河湖突出问题,实施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渭塘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以减污、活水、净水为抓手,重建主管3km,整治排口22个,新建泵站15座,年削减入河污水约18万吨;打通断头浜8条,新建原位净化湿地、生态塘8座,生态修复水面约11万平方米,底泥改良约25万平方米,每天提供约4万吨补给清水,为提升水系自净能力、生态扩容创造条件;江都水生态环境整治项目以河湖水质改善为目标,整合管网、污水、河道、泵站、涵闸等建设,项目总投资6亿元,服务区域12平方公里达标区内33.36公里市政排水管网完善及修复工程、180个居住小区及公建排水管网完善工程、85000平方米的河道治理工程和64000平方米的景观亮化工程惠及人口40万,涉及河道9.3公里、新建管网79公里。 

  在市政和工业污水治理领域,公司深入贯彻并攻坚推进节能减排、污水资源化利用,以高水平治理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扬中兴隆污水处理厂建设总规模为5.0万吨/日,服务范围涉及科技园区、工业园区及新老城区,污水处理涵盖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灌云污水处理厂项目设计总规模为2.0万吨/日,主要收集、处理工业集中区纺织工业园的印染废水;如东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总规模5.0万吨/日,主要处理洋口港临港工业园区内的工业废水和长沙镇部分生活污水。公司在运营污水处理厂出水主要指标均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9-2002中的一级A标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环境容量。 

  探索路径破解难题努力贡献江苏智慧 

  创新整县制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锡山模式”,业内首创开口式分期滚动投入的投资建设运营的模式,规避了一次投入、建管分离的风险。“锡山模式”的成功实施,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探索了可复制的新路径,得到了国家生态环境部、绿色发展基金及省国资委、省财政厅和省生态环境厅的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今年“锡山模式”又走进了全国“实训课堂”,持续释放示范引领效应。 

  以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提升为重点的“渭塘模式”,为集镇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新示范。项目采用“1+8年”政府采购服务模式,在降低财政负担的同时也便利了政府的监管,“四统一”的实施方式有效规避了水环境项目碎片化实施、建管分离的不足。通过项目的实施,镇区水环境得到显著地改善,进一步加强了太湖流域及阳澄湖水系的保护力度。该项目在今年苏州市相城区举办的幸福河湖建设现场推进会中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成为幸福河湖创建的标志性成果。 

  解锁城市水环境流域综合治理新样板的“江都模式”,为城市水环境流域综合治理探索了企地合作新方案。项目按照“以省为主、省区共建、联合运营”原则投资建设。采用“可行性缺口补助+经营性收入”的类PPP特许经营模式,探索并总结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费控管理、标准化管理和安全文明施工在城区雨污分流项目中的实施经验。通过项目的实施,属地污水厂进水主要污染物浓度提升了30%,城市水环境质量跃升全省县(区)前四,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提升,有效守护了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水资源的安全。该项目亮相于2023世界运河城市论坛,并在80余个运河城市生态修复案例中脱颖而出,成为生态修复典型案例之一。 

  打造工业园区污水治理提质增效示范标杆的“洋口港模式”,为改善区域投资环境提供坚强助力。以“洋口港模式”投建运管的洋口港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对削减开发区污染物排放,改善开发区的水环境情况具有显著作用,为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类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当地绿色GDP发展注入新动能,实现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协同发展。 

  强化科技创新赋能着力提升治理能力 

  公司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不断加快推进数字化建设、以科研赋能最强路径,持续增强核心竞争优势。 

   加快推进数字化建设

  公司所属启德水务自主研发的 “智慧农污站管一体化管控平台”,实现智慧农污运维,助力农污监管,构建起农污治理智能运行、自动监测、远程管理、政府监管综合管理“一张网”,为农村污水治理的长效管理贡献力量。 

  在江都水环境项目上打造的“一体三化”联动智慧调度管控,即资产管理一张图体系,维护工单智能化,系统调度节约化,系统性能可视化,在水环境技术与建设经验基础上实验数字化建设的“产业”加速度,在提质增效和城镇水环境质量整体改善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系统推进河湖生态保护治理。 

  在渭塘水环境整治项目中运用的“厂—网—河”一体化智慧管控平台,可根据对现状排水系统的分析、诊断定制化搭建,绘制出排水系统“一张网”,实现区域排水系统运行可控、可视、可调、可预警,助力水安全,提升水环境。 

   科研赋能最强路径

  积蓄并提升研发实力。为不断完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公司计划投资3000万元,大力推进技术研发中心实体化运行。目前中心建设工作已完成,可满足水环境高端生物制剂产品的菌种分离纯化、增殖扩培、小试发酵、低温存储等验证实验需要;搭建产学研融合创新平台,积极推进博士后工作站申报,与业内优质高校、科研院交流合作,引进技术专家、高校人才,与高校共同培养优秀博士后;注重研发成果转化,不断提高中试能力和高端生物制剂生产能力,为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市政水环境应急处置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 

  建强农污技术研发能力。为进一步增强公司农污治理技术成果转化,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组建专班大力推进农污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建设,开展多课题研究,不断推进农污设备研发。基地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大幅提升农污设备产能,加快农村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设施运行效率。 

  江苏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深刻把握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全力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力军和排头兵,不断深化和巩固现有工作成果,在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展现生态环保人更大担当、贡献更大力量。 

收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